第44章 龙门阵-《重回80当大佬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但这并不代表在此之前,国内理论专家就没注意到过这个问题。只是因为当时国内报纸很少报道雇佣7人以下的犯错误分子的事儿,所以也没必要为他们找借口——林专家当时也是看了《人人日报》上的形势文章,才去找素材的。
    如果《人人日报》上的报道早一两年出现,说不定对应找借口的文章也会同期提前。这就是一个“装甲科技的发展与穿甲弹技术发展互相促进”的关系。
    因为这个论证用到的是马克思的原著,最根正苗红,最原教旨主义,所以不但在国内有用,拿去跟其他社会注意国家论战也好用。
    阿尔巴尼亚人或许可以不认某某思想、某某理论,但他们不能不认马克思的德语原文。
    顾骜本来对于“七上八下”也就是当故事听听而已,没往心里去。
    但是在韩婷关照过他、让他注意准备论战之后,他心思就澄澈起来。利用他上学期修了德语、书面语水平还不错的基础,去校图书馆借来了原汁原味的马克思原著,然后对照着中文译版和字典,开始有心算无心地针对这个坑备战。
    现在只缺让这个坑在他希望的时间、希望的地点爆炸了。最好是韩婷那边对于出访的人士安排彻底敲定后,这边立刻文章登报,再花点时间慢慢往上走,最后引诱外国人跳坑。
    实在不行,甚至不惜想办法把这些《人人日报》评论翻译成阿尔巴尼亚语,主动找机会勾引、曲线递刀子送弹药。
    当然,如果外国人没跳坑,他顾骜也没多大损失。
    最多这趟去阿尔巴尼亚就乖乖走个过场,全程低调一言不发,谨小慎微拎包别失礼,求个无功无过。
    无非是白白请托了地方宣传部门,要欠上萧/严家父子一个不小的人情罢了。
    而且,他事后也依然能以自己的名义,写出林子里那篇学术讨论文章,无非影响和效果不如在外交场合直接“被逼无奈反击”那么明显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顾骜知道,如果不故意挖坑、圈定战场,而是由对方自由发挥的话,那么他连一点点机会都没有——马恩著作那么厚,他又不是搞政治理论的,临时抱佛脚怎么可能面面俱到?
    只有摆龙门阵,集中于一点突破,才是唯一的机会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这些外交阴谋层次的更深考虑,如今自然是绝对的国家机密,所以顾骜也不能完全告诉严平。
    他只能稍微透露一点逻辑上无伤大雅的框架,然后主要用人情交换来利诱严平。
    说白了,就是“你别管我为什么非要这么干。你只要知道你帮了我之后,我会欠你多大一人情、将来愿意报答你多少好处”。
    严平听得很吃力,最终还是误解了,还以为顾骜是想直接在《人人日报》上投稿翻案文章、博取个人学术名声呢,所以需要地方上先投个饵直钩钓鱼。
    毕竟以严平的阅历、智商,以及他知道的情报,这已经是想象力的极限。
    顾骜也懒得再纠正:“你要这么想,也行,反正事情办成了,我承你情,将来必有报答。至于这次的采访,那就更没得说了,我完全配合。以后如果还有采访,我也配合。”
    肮脏的PY交易完成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