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:蛮左(3)【今日第一更】-《皇裔战神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他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:“其实经过这几天的相处,杨素觉得大国师的人还是不错的,柔然汗国已经没落至此,大国师仍旧不离不弃,此举真是让人佩服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杨素见到闭着眼的迦旃林提眼皮动了一下,暗道:天下间只怕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的,任你是什么“漠北三雄”,还是什么柔然国师,听了顺着心思的话,还不是一样为之意动?
    杨素一边将伤腿放到了床榻上,一边像似浑不在意的续道:“不过话说回来了,为人忠义固然是好,但要是不识时务,就未免有些迂腐了
    迦旃林提终于耐不住好奇,接口说道:“中土人不是以忠义为先嘛?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变成了迂腐呢?”
    杨素叹道:“据鞍独怀古,慷慨感良臣;历览多旧迹,风rì惨愁人。自古到今,名臣良将多以忠义为先,这本是我中土沿传已久的为人信条之jīng髓,但是,正因为都尊崇了这个信条,结果使多少人落得个身首异处,家破人亡。所以我认为忠义为先应该在识时务的基础之上,我们古语有句话,叫做‘遇文王兴礼乐,逢殷纣动刀兵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。俯身于明君之下,应当忠义侍奉,纵是百死,又有何妨?若是惨遇昏君,纵然死谏,也只不过是对牛弹琴而已,何苦搭上一天xìng命呢?正所谓‘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侍’,忠义为先固然是美德,可那是要有前提的,若是盲目尊崇的话,在杨素看来确实是迂腐透顶的做法,殊不足取。”
    其实杨素说出这些话并没有抱着戏谑的态度,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他对为官处世的一个态度。
    在杨素看来,古往今来那些愚忠的人实在是木榆脑袋,像子比干、关龙逄这样的人,不分好歹的对着殷纣、夏桀那样的暴君一个劲儿地进谏,无疑是愚蠢之极的做法,用杨素的话来说,就是迂腐透顶,殊不可取。
    迦旃林提听过之后不置可否,倒是刘寄北心中划起了涟漪,他真的没有想到以杨素如此的年纪,竟是能有这么多古怪的想法。“君为臣纲”言传至今已经深入民心,无论君王怎样,做臣子的都应该马首是瞻,即使是君叫臣死,那也只能是臣不得不死,哪里轮得着有选择的余地啊?而杨素的这一番话分明就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一个挑衅,不是君择臣,而是臣择君了,这分明就是大逆不道。
    不过,面对杨素的一番话,刘寄北还想不出什么理由来加以辩驳,于是他继续保持沉默。
    杨素看到迦旃林提和刘寄北都没有说话,本想继续说下去,忽然听到门外一阵脚步声传来,接着只见门帘一挑,杨约带着俩仆人进来了。
    却听杨约笑吟吟的说道:“亏得爹爹早就准备了酒菜,要不然还真得让你们多等一会儿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