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* 已经是巳时了。 按照平时,正是菜市上热闹的时候,可今日却没几个人。 沿着街边摆摊的摊贩,时不时伸着脖子往前张望,似乎在疑惑这人都去哪儿了。 打从前天起,这菜市上的人便少了不少,只是当时看不出来,等到了昨天,肉眼可见少了一半,更不用说今天了。 人都去哪儿了?难道不吃饭了? 俗话说,衣食住行,食应该摆在头一位,毕竟人不穿衣裳能过,不吃食却是要死。还有俗话说,生意做千遍万遍,不如做吃,只要跟吃扯得上关系,怎么都不会亏钱。 也因此哪怕天上下刀子,这菜市就不可能没人,那人呢? 其实昨天就有人出去打听了,说镇上的人都去乔家磨坊了,现如今的乔家磨坊指的不光是磨坊,还指的是乔家磨坊那儿的市集。 听到的人大多半信半疑,又听说是因为乔家磨坊白送豆汁,所以人们都去了,就有人出来宽慰说,也就一日两日,她不可能一直白送,等不送了人就回来了。 理是这么个理,可任谁都淡定不了啊。 若是卖不容易坏掉的那些东西也就罢,可若是卖的是菜,例如各种鱼、肉以及新鲜的青菜,这些东西都不能放,放一天第二天就不新鲜了,就得降价卖。 一旦降价,亏的就是自己。 尤其是卖青菜的,这些东西从地理拔出来是最新鲜的,顶多放半日,到了晚上就蔫巴了,一旦蔫巴就只能拿回去喂猪。现如今除了一些附近的村民会来卖菜,很多都是菜贩子,都是从人手里收的菜,砸在手里,亏的都是自己的钱。 最坐不住的,也就是这些人。 “我这肚子有些不舒服。”一个卖菜的摊贩捂着肚子道。 “那你快去,我帮你看着。”他旁边一个卖鸡蛋的说。 菜贩干干地笑了两声,“还是不了,我突然想起今天家里还有事,这时候都没人肯定没啥人了,这些菜不如拿回去自己吃了,我先走一步。” 他一边说着,一边动作极快的将摊子收了,挑着挑子走了,留下那个卖鸡蛋的有些反应不过来。 “瞅啥呢?”旁边有人突然道。 卖鸡蛋的指了指:“他……” “行了吧,这东西可真不能砸在手里,咱在这儿摆摊是按月给钱,也算对得起了,剩下的先把东西卖完了再说,反正那边不收钱,我也去看看。” 说完,这个摊贩也走了。 本来是三个摊一排,如今空落落的留下了自己,卖鸡蛋的左顾右盼一番,想了想拎起篮子也走了。 诸如此类的事并不少,所以肉眼可见突然跑来摆摊的人多了。 这两天晚香一直在市集上,就是为了观察动静,当然另一个也是为了给磨坊里帮忙,现在她手边的人手严重不足。 快中午的时候,秦婶回来了,一同的还有宋氏和枝儿。刘叔、阿四给她们帮忙,将桌椅凳子等物都拿去边上的旧磨坊放着。 秦婶脸上汗津津的,也是日头太大,这眼见入了秋,秋老虎正盛。 枝儿也没歇,抱着一个小木盒过来了。 “秀秀姐,这是今天卖豆汁的钱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