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到时候你说你不想造反? 呵呵! 不用汤某人出手,官府分分钟锤爆你的狗头! 这就是他汤某人的套路,一步步引诱他们走向造反的深渊。 而汤骁给他们提供的选择又恰好迎合着他们的需求。 他们所想的也莫过于何去何从。 如果不答应汤骁的话便是死,但他们不想死。 哪怕他们活着回到罗县,做过俘虏的他们也不会受到宋国官方的接纳,下场注定是要被发配到矿场做一辈子的旷工。 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。 他们的最好选择就是逃出去落草为寇。 而做了匪,注定要和官府不死不休,掌控着西州官府的便是韩家,也就是说,他们注定要和韩家的势力做斗争。 他们对韩家也真的没了好感,韩家根本不把下属当人对待,看张统领的下场便能知晓,韩家人对张统领的儿子说杀就杀了。 既然如此,倒不如加入铁头村,毕竟铁头村的扛把子都说了,以后整个铁头村都将要去做土匪。 同样是做土匪,同样是对付韩家,那自己干嘛死倔着不答应铁头村扛把子的话,非得要自己死在这里? 况且人家铁头村扛把子都说了,等推翻韩家之后,就还他们自由。 这仁义呀!没谁了! 人家可从头到尾都没劝过他们造反哩!真是天地良心呢! 于是乎,在汤骁这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降之下,开始有“理智”的俘虏高声大喊我愿意,同时还给身边的伙伴讲解自己的分析。 汤骁听着这种分析,大为惊喜,心里不由为这些人暗暗鼓掌。 随后这便如同燎原之火一样,陆陆续续有人愿意加入汤骁他们,而且随着氛围渐渐起来,俘虏们开始争先恐后。 最后,一炷香的时间不到,剩下的官兵共一百四十七人集体归降。 见大家如此踊跃,汤骁顿时笑得如同绽放的菊花。 不过他依旧无法完全信任这些俘虏,他能猜到过不了一段时间这其中就会有人逃跑,于是他要每个俘虏上缴投名状,就是在一份写满了造反言论的文书里签字画押。 那些俘虏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 汤骁忽悠说这只是让大家留个把柄给自己,让自己可以信任他们,并不是让他们真的造反,他们的宗旨还是对付韩家。 然后他扭头对铁头村的村民们下达了命令,从此以后大家一起落草为寇,就不再是反贼了,所以不许再叫他陛下,统一叫他先生即可,谁喊错一次,罚军棍十下。 村民们立即点头称是。 从这一刻起,大家对汤骁的称呼就是先生。 第(2/3)页